中新網11月17日電 近日,媒體報道,武漢21歲的大三學生駱群曙做公益創業已有兩年,兩年來,這個身高只有1.63米的男孩,每天打五六份工,換來每個月1600元的收入,自己啃饅頭,卻先後捐款上萬元資助了41名貧困學生。對此,美國《僑報》發表文章稱,慈善是屬於大眾的,屬於社會每個公民的,慈善對金錢多少並無要求,這種懂得感恩的心態值得稱道。
  文章認為,這位自強不息、樂善好施的21歲小伙子,擊中了人們內心的柔軟,也再一次展示了中國社會蘊藏的慈善能量。
  文章稱,“憫濟人窮,雖分文升合,亦是福田。”捐助善舉不分大小,自古就作為一種美德傳頌,駱群曙以微薄之力傳播慈善的火種,令人動容。可不容迴避的是,輿論中也出現了一些“不和諧”的聲音,“三餐啃饅頭”、“父親患病”、“全家拮据”這些細節讓人感到彆扭,“他連自己都沒過好,怎麼去幫助他人?”
  文章指出,“非富人做慈善”近年在社會上存在一定爭議。駱群曙之前,天津老人白方禮十多年間靠蹬三輪的收入助貧困孩子上學,這類相似善舉也引發廣泛討論,當時有論者感嘆那是“社會的悲哀、政府的失職”。
  非富人做慈善的價值幾何?是否要等有錢了才做慈善?文章稱,首先有必要重申一下現代慈善的基本理念“慈善人人可為”。駱群曙是在踐行“莫以善小而不為”,因為點滴的善行也可以匯聚成大江大河,一個例子就是歷次賑災捐款活動中,普通老百姓單個人的捐款金額雖然比不上企業動輒上百萬的捐款,但人人獻力、“積沙成塔”,大眾總的款項也蔚為壯觀。同時,駱群曙也是在踐行“讓愛心延續”,因為他自己曾受過他人幫助,現在境況好轉後又去幫助別的弱者,這種懂得感恩的心態值得稱道。
  文章認為,慈善是屬於大眾的,屬於社會每個公民的,慈善對金錢多少並無要求。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正在受苦,“等一切條件成熟再去行善”,是一種托辭與虛偽,“量力而行”、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”方為正道。
  不過,文章也指出,不可否認,駱群曙這樣的施善方式是否可持續,也是一個問題。當下,大陸民間慈善普遍存在資金、人員短缺等困境。有了做慈善的火種,如何通過適當的制度安排,實現薪火相傳?光靠道德感召難以為繼。中國素有“官賑”與“民濟”相結合的傳統,而當下政府與民間的合作與銜接是必然趨勢。政府與社會宜提供必要的指導,協助有志於慈善事業的“標桿人物”完善團隊建設、項目監管,讓更多弱者享受到社會慈善的潛能。(鐘海之)  (原標題:外媒:“啃著饅頭做慈善”的感恩心態值得稱道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e71ueetk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